內容來自sina新聞

廣州學位房敵不過市場經濟

  報載,在一手房爭先打折促銷、二手樓市交易量逐步趨冷的壓力下,廣州學位房價格也在下降。越秀區甚至有學位房降價五成大甩賣。對於那些想買學位房但仍在猶豫的消費者,房地產專傢建議:再等等。相信看到這個消息,對學位房趨之若鶩的廣大傢長們會松一口氣。

  然而,廣州學位房的降價或說不再畸形上漲,最值得感謝的,是市場。在這場學位房與市場的較量中,學位房終於敗下陣來。這個"市場"包括兩個領域:房地產和教育資源。

  關於房地產,上半年的疲態已經顯示它無法再作為政府主要的經濟增長支撐產業。因為過量的供給,而需求量又已基本滿足,炒房客也不再抱持信心。所以樓市肯定會出現飽和點,從經濟學的角債務協商及債務整合度來看,這樣的趨勢會促使房地產最終回歸到"平均利潤水平",結束暴利時代。房地產的蕭條,動搖瞭原本打算奇貨可居的學位房,跳水式的拋售才得以出現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在教育資源方面,學位的供給在近年逐漸呈上升趨勢。在教育部門的規劃下,廣州名校、名校辦民校、外國語學校,和優質民校在擴充和撤並,進而使所謂的優質學位也越來越多。而戶籍人口卻在下降,在供求關系從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的現實情況下,市場選擇的空間變大,學位房的劃分變數也不小,導致學位房不可能永遠是香餑餑。

  但對於傢長來說,教育資源的均衡,要比房地產市場的均衡更重要。畢竟,省吃儉用買學位房也就是為瞭孩子。如果到處都有優質的學位,傢長又何必花那個冤枉錢。所以,保障教育資源的均衡,讓傢長瞭卻心頭大事,也是教育部門應當努力的方向。除瞭繼續加大學位供給之外,還應該鼓勵民間多辦優質高檔的私立學校,讓傢長按需求自由選擇,從而得到合理的學位分流。

  新的戶籍改革制度,帶來的消息也是利好的。由於不再分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,非戶籍人口不需要通過買房才能夠獲得學位,這對學位房也是極大的沖擊。公立學校的優質學位,將在未來繼續增加市場供給,而要維持學校的繼續生存,公校還會形成合理有效的競爭,提高辦學質量,讓每個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權。所以專傢說"再等等"也是有道理的,可能將來學位房的價值遠不如購買時的價值。

  學位房遇冷,無疑證實瞭"把市場的交給市場"的力量。正如亞當斯密在《國富論》裡說的:如果交易是自願的,那麼除非雙方都認為自己能從交易中獲益,否則交易便不會發生。而這都需要一個"最明白最單純的自然自由制度",這個制度的實現需要一個前提,即"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,完全廢除"。對房地產、對教育,均同此理。



敬請關註 "foshanleju"澎湖縣貸款額
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8-01/09284338284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lores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